泓雁谈国学:家族长盛不衰的教子之道

泓雁

主讲人:泓雁

作为“国学研究者、灵机文化签约导师”的泓雁,自2008年就作为国学专栏特约撰稿人,连续为国内诸多专栏写文章。十年间,曾受邀为多家企业单位首席文化顾问。

在中国历史上,范仲淹家族800年兴旺不衰,堪称道德传家的典范,有《家训百字铭》流传于世;王阳明是历史上少数几个完成了立身、立功、立德、立言的圣人,王阳明96字家训,被誉为“千年不灭一盏灯”;曾国藩家训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曾氏后代子孙则没出一个“败家子”,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他们打破“富不过三代,盛不过三代”的魔咒。让人不禁好奇,他们三位“完人”都是怎么教育子孙后代的?他们的教育之道又给予我们怎样的启迪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曾国藩的家训,学习分享:

曾国藩

曾国藩:三大秘诀,十代不出败家子

曾国藩是一个传奇,他的家族同样传奇。两百多年来,曾氏后裔有成就的多达200余人,大多成为学术、科技、文化领域的精英。绵延十代,至今没有出现过败家子,堪称中国家族史上的奇观。曾国藩的以下三大秘诀,尤其值得人重视和借鉴。

秘诀一:不睡懒觉

对于入睡越来越晚的现代人来说,早起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情,但曾国藩家族家风的一大特色,便是规定必须高度重视早起。翻开《曾文正公家书》,可以发现,就早起这件事,曾国藩对家人有颇多叮咛。在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书中,曾国藩说,祖父留下的八诀家训,“若不能尽行,但能行一早字,则家中子弟有所取舍,是厚望也”。又说,“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在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中,则不厌其烦地询问:“尔在家常能起早否?诸弟妹早起否?”早起为什么重要?因为能不能做到和坚持早起,体现出一个人的心性和习惯——能否做到自我约束、是否具备恒心和毅力、是不是勤奋努力,而这些无论对于做人还是成事,都是最重要的根基。

秘诀二、不给孩子留财产

早在道光二十九年,曾氏初为大官时便对家人表示:“绝不留银钱与后人。”后来身为湘军统帅,曾氏再次申明他的态度:“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无可恃,就是不留财产的真谛所在。让孩子觉得没有父辈可以庇荫和凭靠,才会真正自己去努力。这一点,才是留给孩子最大、最可靠的财产。林则徐对此也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堪称千古良言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可见这是有智慧的成功者共同的洞察。

曾国藩家规

秘诀三、重视后代的职业选择

曾国藩家规还有一条,就是高度重视对后代的职业选择。善于逆向思维的他认为,决定家族成败的,是你怎么塑造子孙们的品德品质,而不是给他们留多少钱。这是他研究历代大家族兴衰所得出的结论,有着坚实的事实支撑。曾国藩多次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他一生也没让长子曾纪泽去考科举。不做大官做什么呢?曾国藩说,“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从小让孩子有一个高远的胸怀,注重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希望他们成为绅士,而不是执着于事功层面的成功。

事实证明曾国藩看得是很远的。中国官员的孩子大都热衷从政,这个选择最大的问题是容易坏了心术。你从小就混在这个圈子里,你品质不可能好,结果整个家族风气也都败坏了。

决定一个人成败的,是精气神儿,决定一个家族成败的,是风气正不正。曾国藩对于成功的标准,是指孩子能够不凭外物,不凭借外在的东西,自己能够在内心找到快乐和宁静。这一点对我们今天的家长应该有所启发。

关键字:泓雁,国学

【免责声明:商业资讯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业资讯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与商业资讯联系,我们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