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强,回报意愿更强,为什么要和药明康德一起“做时间的朋友”?

看公司要看长期,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情绪来了真不一定做得到。

药明康德发布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拟通过集中竞价和/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A股股份,数量不超过公司总股本2%。

消息一出,市场反应激烈。但越是在这样的时候,我越想劝你冷静。

股东减持是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允许的正常行为,并且受到严格监管。证监会曾公开明确说过,股份减持是股东享有的基本权利。药明康德本次减持计划已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预披露,明确了减持数量、时间区间和方式,是符合现行监管要求的。

更何况,如果仔细看,此次减持方——包括G&C IV Hong Kong Limited等17名股东的股份均为药明康德A股IPO前取得,这些机构普遍对药明康德投资已达10年,基本上达到了PE基金典型退出期(7-10年)的上限,也就是说,这次看似规模庞大的减持不是个别持股人的逐利行为,而是再正常不过的基金退出。

冷静下来,就胜利了一半。

另一半,我们来看看药明康德的长期前景。与其揪着不到2%的减持不放,不如多关注药明康德实打实的业务基本面和真实的股东回馈意愿。

业务基本面上,根据药明康德第三季度财报,这家公司在大体量之上继续保持着高增长。前三季度,药明康德整体营业收入328.6亿元,同比增加18.6%;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105.4亿元,增速更是高达43.4%。

在业绩亮眼的情况下,药明康德仍在主动管理。业务端,该公司近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出售了英美细胞与基因疗法业务、美国医疗器械业务,近期又再次公告将剥离临床测试业务;资本方面,过去一年,药明康德对药明合联进行了四次减持,四次成交总额累计接近70亿港元。

这些资产出售所回收的资金,主要运用在两方面。

其一是药明康德继续对CRDMO核心业务的聚焦与投资。截至2025年三季度,药明康德现金储备已增至300亿元,正大力布局全球产能,包括中国、美国、瑞士、新加坡等地。此外,药明康德近期还与沙特新未来城(NEOM)和沙特卫生部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看起来也有布局沙特的意思。

从产能看,药明康德的布局速度和规模都在全球前列。三季报披露,原本说要到年底才能实现的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超100,000L的目标,9月就已经达成。小分子原料药反应釜总体积预计2025年底也将超过4,000kL。

此外,药明康德对股东的回报意愿也很强烈。2025年,药明康德已实施近70亿元股东回报计划,累计回馈股东总金额占2024年净利润的72%。截至目前,药明康德在上市这七年内通过现金分红和回购并注销股份的方式,已累计回馈投资者达到200亿元,超过了过去七年累计净利润的40%,在整个A股市场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排得上前2%。

管理执行能力有保障,实际业绩超预期,资产也持续优化,药明康德现在的每股净收益已经是上市时的7倍,每1元收入带来的经营现金流是七年前的2.4倍。随着其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继续增长,股东在2025年应当能享受到更多实打实的红利。

药明康德是2018年实现A+H股上市的,如果你当初买入并拿住了股票,截止到今年9月,已经可以获得12.3倍的投资回报,这个数字在医药行业应该是遥遥领先的。

市场变化越是激烈,投资者越应冷静理性,找到那些有长期主义的标的,做好时间的朋友,先有信心,后才能有回报。

【免责声明:商业资讯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业资讯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与商业资讯联系,我们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