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7月26日至7月30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学院“沿着运河看江苏,同筑振兴乡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江苏省徐州市开展实践活动,对运河沿线的红色文脉、非遗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进行调研记录。
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实践团一行十人于7月26日上午前往徐州,自徐州西北向东南,沿着京杭大运河的流向,在沛县、贾汪区、邳州市和新沂市四个城市开展实践活动。
在沛县,实践队员们参观了汉高祖刘邦的家乡——刘邦店,这里依靠浓厚的汉文化底蕴,如今已旧貌换新颜,乡村振兴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运河守护者——王大亮,风雨无阻志愿巡河护河13载;“田美韩楼”——生态优美的韩楼村打造出特色文旅产业,创新“稻虾共殖”的养殖方式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在贾汪,实践队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看到了马庄村“文
化立村、文化兴村”理念下取得的发展成果,也看到了非遗手工艺人对于马庄香包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自信;还一同走过了位于京杭大运河不牢河段之上,承担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重要任务的解台闸口。运河抗日支队敢于在鬼子头上“跳舞”的战斗故事曾点燃了运河地区的抗日烈火,如今也激励着每一位实践队员振兴中华的决心。
在邳州,宿羊山镇的村民家家户户种植大蒜,大蒜收购市场里,一套专业流程的大蒜交易正火热地进行着;运河畔,队员们通过了解船民们多年的行船生活,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下大运河的生态提升。
在新沂的窑湾,历史文化在古镇里熠熠生辉;打响“淮海战役第一枪”的窑湾战斗中,我军歼灭了黄百韬兵团一个整建制的军,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为全歼国民党黄百韬兵团奠定了基础;草桥柳编、新沂剪纸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旧在这片土地上,向实践队员们展现生机活力。
此外,实践队员们还在安国湖湿地公园、潘安湖湿地公园、大吴滨河公园、运河湿地公园,进行了有关运河沿线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和修复的调查研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7月30日,本次的“沿着运河看江苏,同筑振兴乡村梦”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通过这次实践,队员们都有体悟、成长、收获——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传承利用和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看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乡村的振兴发展,百姓的幸福生活。作为新时代青年,他们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关键字:交院学子三下乡“沿着运河看江苏,同筑振兴乡村梦”
【免责声明:商业资讯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业资讯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与商业资讯联系,我们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