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超级耐力锦标赛交流会:24小时耐力赛充满期待

2010年,SEC超级耐力锦标赛前身风云耐力赛诞生,首创了中国耐力赛的赛事玩法。今年是SEC超级耐力锦标赛的第八个年头,赛会决定做出新挑战,与国际顶级赛事接轨,在2018年底举办SEC-24小时耐力赛。2018年5月6日,在2018力盛赛车春季沙龙第二环节,SEC24小时耐力赛举办了首个交流会,并进行相关信息发布。

图1

24小时,并不是简单的数字上的增加。时间的延长对于车手的专业程度、车队的协作、赛事组织者、赛会服务商都是非常大的挑战。尽管如此,无论是作为主办方的力盛赛车,还是轮胎供应商韩泰轮胎,亦或是作为参赛车队代表的利奥车队,都表示对将于年底举办的中国首场24小时耐力赛充满期待。

以下为交流会的记录:

金属质感分割线

主持人

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主持人 张海宁

嘉宾

韩泰轮胎运动部中国区代表:蒲沭

利奥车队负责人:李麟

广东国际赛车场执行总经理:赖一休


SEC:中国最顶级的耐力赛

问(张海宁):我刚刚参加了于4月30日进行的SEC广东赛区的比赛,我对SEC是非常有感情的。SEC创办于2010年,有幸的是从第一场比赛开始,我就参加了这项赛事,到现在已经大概有八个年头了。在我心目中,SEC是中国最顶尖、最好玩、最有意思的耐力赛。首先我想问一下赖总,今年SEC已经来到八个年头,和往年的比赛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答(赖一休):今年的SEC和往年相比,不一样的地方首先是,与韩泰轮胎进行了年度合作,韩泰轮胎将支持整个年度所有赛区的SEC赛事,包括年底的24小时的赛事。第二个不同点就是今年对各个车队加大了优惠扶持力度,为他们降低一些负担。

图3

问(张海宁):也想问一下赖总,SEC目前在中国还有一些竞争对手,包括现在东南亚地区的一些耐力赛似乎越办越好的,竞争越来越大。那么与今年其它的耐力赛相比,SEC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答(赖一休):首先重要的一个优势是,力盛赛车在国内是第一个推广耐力赛这样一个玩法的主办机构,我们有多年举办赛事的经验积累。还有我们的场地很丰富,场次也很多,车手可以因地制宜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比赛,从便利性来说,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图4

24小时的准备

问(张海宁):今天我们聊天的主题是24小时耐力赛,接下来我们会把目光放在24小时,因为24小时的比赛过去在中国是没有出现过的。而且在中国真正竞技类的耐力赛,24小时在比赛时间长度上可以比肩勒芒24小时耐力赛。我想问一下李麟,作为过去参加过SEC耐力赛的车手和车队负责人,突然听到24小时,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答(李麟):我记得大概在2016年的时候,在肇庆,黄总提出过这个想法,当时大概有150多位车手欢呼。但欢呼和期待的同时,对车队来说是非常大的考验,当时我们从6小时到12小时的时候,已经比我们预期消耗的成本要大得多。近年来,随着12小时比赛的举办,有一些我们自己车队的改装车能跑完12小时,而且效果还是不错的,所以可能现在探讨24小时不妨是一个好的开端,但是现时作为车队负责人的话,我还有很多问题想跟赛事的主办方再沟通,保障、救援还有医疗各方面的问题,需要组委会去探讨。

图5

问(张海宁):我知道当时从6小时到12小时,黄总的团队做了很多很多的工作。现在从12小时跨到24小时,的确车手比较关心赛事的后勤方面。请问赖一休先生,作为主办方,你们在这方面的想法是怎么样的?

答(赖一休):24小时对整个赛事团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需要我们有几批人手去运转这个赛事。但是首先,我们有相当多经验的累积。黄总也提出过“一群朋友,一场赛事”这样的一个概念,这很锻炼整个车队的团队精神和团结协作。从这方面来说,对车队是一个考验。对于赛会来说,我们已经在做一些相关的准备工作,而且我们相信随着赛事的逐步推近,会有很多的信息传达给车队,让各个车队更有信心去参加这样一个赛事。因为我们知道,汽车比赛的根本是挑战车手和车辆的极限。

图6

问(张海宁):刚才赖总提到挑战车手和车辆的极限,我相信24小时对于赛车所有的组成部分都是挑战,那么我们要跟韩泰轮胎的代表蒲沭先生交流一下,因为今年韩泰轮胎成为SEC超级耐力赛的单一品牌的供应商。首先我想问一下,韩泰轮胎为什么会选择耐力赛这样一个形式的比赛来参与进来?

答(蒲沭):因为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耐力赛是中国受众人群受众车手最多的赛事,通过耐力赛可以考验我们的产品,所以我们选择了耐力赛。

问(张海宁):24小时对于韩泰轮胎来说,是不是一个挑战和压力?

答(蒲沭):在轮胎的供应和服务方面,24小时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和考验。

图7

问(张海宁):韩泰轮胎有这么多的赛车的配方,有没有耐力赛专用的配方?

答(蒲沭):这个是有的,我们会根据当时的路面情况、气候做一下配方的调整。目前韩泰轮胎针对赛事进行不同框架搭配不同配方,大概有十种配合。

问(张海宁):对于韩泰轮胎支援24小时耐力赛而言,这方面厂商有没有开始做计划?

答(蒲沭):这方面从赖总第一次说24小时比赛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做24小时服务和供给的计划了。

图8

24小时的乐趣 

问(张海宁):除了参加CTCC,李麟对于耐力赛也是特别热衷。那么你觉得和CTCC这种冲刺赛事相比,耐力赛的乐趣在哪里?

答(李麟):其实我在2013年、2014年刚接触汽车运动的时候,就是一场耐力赛,一场冲刺赛。我觉得耐力赛更锻炼车手的心态,在车辆可能会有点状况的情况下,更考验车手判断这辆车有没有问题,需不需要进站。而且耐力赛也是考验整个团队合作比较好的方式。还有一点,耐力赛更吸引很多刚刚进入赛车的人群,因为它的参赛成本低,还可以锻炼新人。所以这几年我们基本上所有的耐力赛都参加。

图9

问(张海宁):请问赖总,今年24小时的比赛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答(赖一休):我们会定在12月30日的黄昏时分开始,比到12月31日的黄昏时分。

问(张海宁):勒芒24小时也是跨一个通宵,对于各大车队和车手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那么对于想参加24小时耐力赛的朋友来说有没有什么门槛?报名费之类的具体情况目前有没有定下来?

答(赖一休):我们这次24小时耐力赛每台车的报名费是2万元,但因为考虑到有些车队的预算之前已经做好12小时耐力赛的准备,所以我们在24小时耐力赛的过程中也会开设12小时的组别,也就是12小时和24小时两个组别可以同时进行。

问(张海宁):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像马拉松比赛一样,既有半马,也有全马,半马的跑完了,全马的继续跑?

答(赖一休):是的,我们理解这样的话,车队和车手可以更好的选择和分配。

图10

24小时的魅力 

问(张海宁):我想问一下李麟,听到这个比赛有12小时,也有24小时,你觉得哪个属性对于你的吸引会更大一些?

答(李麟):从车手的身份来讲,我是愿意参加24小时的。但是从车队负责人的身份来讲,我是比较担心的。所以比较矛盾的。因为24小时在国内从来没有人办过,甚至亚洲也没有过。我们毕竟不是汽车制造厂,我对我们改装的赛车不是很有信心。但是毕竟是中国第一次举办24小时的比赛,在大家还没准备的时候,我们提前准备了会稍微有一点点的优势。

图11

问(张海宁):其实蒲沭也是一位赛车手,我也看过他参加过很多比赛,那么现在是韩泰轮胎相关负责人这样一个身份,对于24小时耐力赛,就比赛而言,对你来说,有没有兴趣?

答(蒲沭):我觉得站在车手的角度,我是非常有兴趣的。

图12

24小时的资讯 

问(张海宁):对于主办方来说,车手的数量目前还没定,像勒芒的话都是职业赛车手,常年做体能训练的。请问赖总在这方面是不是已经有些计划?

答(赖一休):去年我们承接了一个100小时民用车的耐力赛,当时我们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准备工作了,所以我们足够应付这么复杂,时间这么长,竞争这么激烈的赛事。参赛车手的话,我们现在定下来的是3至6名车手,每位车手连续最长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图13

问(张海宁):对于李麟而言,房车赛在体能上是瞬间的消耗,那么你觉得耐力赛对于车手的精力和体能的消耗跟房车赛有什么不一样?

答(李麟):耐力赛的节奏相对比较缓慢,没有那么激烈的疯跑,所以两个小时的话一般的车手都能接受。但是车手的数量,因为是第一年举办,我的意见是再多加几名,八名甚至是十名。因为我也想让更多的人来参与。

答(赖一休):这些都是很好的意见。我这边也有一些很好的消息,我们开始24小时耐力赛的筹备后,已经接到了一些厂家的问询。这样对我们来说,也更有信心去举办国内的首场24小时的比赛。

图14

总结(张海宁):我们知道力盛,包括在CTCC的比赛当中,也会争取厂商车队的参加,同时注重保护俱乐部车队的权益。毕竟赛车的蛋糕是大家共同去分享的,有厂商车队不仅对比赛非常重要,对俱乐部车队而言也是很重要的,好的赛事往往都是这两者的结合。最后,中国首届创历史的竞技性的24小时耐力赛一定能够圆满顺利地进行,也希望更多人能参与和见证这场赛事!

图15

金属质感分割线

更多相关信息可扫以下二维码咨询: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免责声明:商业资讯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业资讯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与商业资讯联系,我们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