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社会在高速发展,人们不再为了温饱忧虑,但是有些人却沦为了米虫。思想空虚,麻木无知,终日只知道追名逐利。
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信仰的缺失。人们开始变得不相信了,不相信四书五经里存在着正义,不相信《红楼梦》能够维护社会的安稳,不相信《西游记》能够创造更多的利益。
当下社会,实用主义至上,信仰在金钱面前似乎是一文不值的,这对于一个具有这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来说,是可悲的。
但是幸好,在当下,始终有着这么一群人,愿意信仰文学,并希望用文字唤醒人性。
谁 赐予我们高贵
也 赐予我们卑贱
向寻常生活俯首称臣
抑或是
英勇而战
谁心中 不曾堆满泪水
欲望暗淌成河
生命终与生活握手言和
——《宿命》
这是著名诗人赵嘉音的一首诗作,在她的笔下,文字具有一种能够直击心灵的力量,这种力量使得我们具有面对真实的勇气。
人文性、哲理性是赵嘉音最大的特点。比如这首《鸢尾》,直接传递了生命的意义。一开篇,便是发问:谁,给了我们高贵和贫贱的生命?是阎王吗,还是前世,不,是宿命的安排。不管我们做了什么,在重新轮回的时候都要接受宿命的洗牌。
在宿命面前,个人的命运显得不堪一击。你是要选择俯首称臣,还是做个勇士呢?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轻松,在生活的重压下,有多少人能够幸免呢?
最后一句“生命终将与生活握手言和”,颇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你兜兜转转寻找出路的时候,蓦然之间,豁然开朗。
赵嘉音是在告诉我们不能放弃,不能妥协,只要在路上,就不会黑暗。
凤凰于飞 鱼水相欢
只为泊入命运浅默的期翼
我伫立原地生根
而浮生 年华渐老
荆棘玫瑰斜铺来时路
时光暴孽
回头啊——
莫回头
——《心有余悸,暗鬼自生》
这首诗,也是两种强烈的明暗对比。开头的明,是写生活的美好;结尾的暗,是写生活的苦。一首小诗,糅杂了生活的悲苦,再加上不断变换的明暗色彩,便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
你不知道生活的起伏究竟埋在何处,或许我们会被打击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但只要尚存着一丝气息,就不该倒下。
生活总是喜欢张牙舞爪地去恐吓我们,不要畏惧,就不会中计。
赵嘉音在谈及“鸢尾”文学时说:我希望鸢尾能够做到的是——虽然有时候会写黑暗,但始终代表着光明。
这个社会有时候或许会黑暗,会让人感到不公,但是更多的时候,它始终是光明的,这就取决于我们的信仰归于何处。
要相信,正义是永远不会缺席的。阴暗很难去除,但是我们始终要怀着期盼和光明,对讹诈零容忍,对真善美怀着期盼,只有这样,中国才会越来越好。
关键字:赵嘉音 鸢尾文学 人文情怀
【免责声明:商业资讯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业资讯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与商业资讯联系,我们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