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幅150%!“XTransfer指数”显示中国外贸强力复苏在即!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牵动国人的心,对当前中国外贸运行也带来严峻挑战。中小企业从事外贸出口业务,利润率逐年走低,往往低至5-10%。中小企业现金储备有限,融资渠道主要依赖民间借贷。面对疫情的负面影响,挑战尤其大。

 

“XTransfer指数”显示近期中小外贸企业业务增幅约150%

 

目前,中国外贸业界充满焦虑,焦急等待市场触底反弹以及全球贸易恢复流动的信号。一站式外贸企业跨境B2B金融服务公司XTransfer于2月27日首次公布了外贸市场预测指数——“XTransfer外贸出口先行指数(XTransfer指数)”,即基于逾5万家中小出口企业的收款量变动趋势。数据显示中国出口外贸在过去10天呈现强劲复苏的态势。

 

中国的出口外贸呈现“碎片化、小型化”的趋势:从事企业越来越小,500万的中小出口企业,贡献了60%的出口交易额;客单价越来越小,样品单、小单、散单占比越来越大。中小企业对外贸市场的变化最为敏感,他们的实际业务数据是预测外贸市场未来变化,跟踪外贸发展趋势最好的工具之一。

 

要点解读:

阶段1:虽临近春节,仍处于外贸业务高峰;

阶段2:春节假期期间,有少量外贸收款;

阶段3:往年,外贸行业一般在元宵节后迅速恢复(今年元宵节为2月8日);今年受疫情影响显著,截至2月17日,行业仍处于持续低潮;

阶段4:2月18日起,XTransfer收款量迅速反弹,2月26日相比2月10日增幅约150%,并持续增长中。

 

中国出口强劲增长遭遇疫情影响

 

2019年,虽然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但中国全年实现出口总额17.23万亿元,增长5.0%,出口规模均创历史新高[1]。

 

疫情期间,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2月21日,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提到,受前期物流不畅、开工延迟等影响,叠加春节因素,预计今年1至2月进出口增速将大幅回落。但目前看疫情影响是阶段性和暂时性的。浙江、山东等省重点外贸企业复工率均在70%左右,广东、江苏等外贸大省复工进度也较快[2]。

 

但另一方面,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复工情况难度较大。2月25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二级巡视员舒朝晖表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生产和办公条件、人员、资金都较脆弱,受疫情影响较深,是复工复产的难点和重点。企业规模越小,复工率越低。根据工信部监测,全国中小企业复工率目前只有30%左右[3]。

 

中国外贸强力复苏在即,企业应专注提升自身竞争力

 

XTransfer最近特别抽取了200家春节后收款客户进行了内部调研。调研显示,约40%收款是针对疫情发生之后新谈的订单。而对于疫情前谈好的订单收款,近90%客户表示供应商已经复工或者近期即将复工,并且已和买家做好可能发货延迟的沟通,得到买家的谅解。近70%的客户认为4月底业务将恢复到往年同期水平。

 

XTransfer CEO邓国标表示,在国家支持下外贸复苏已势不可挡,但每一家外贸企业仍应专注提升自身竞争力。这时是最体现企业内功的时候——客户经营深度服务、供应链管理优化,以及适应全天候天气的强战斗力团队将是2020年业务反弹乃至长足发展的关键原动力。从长期角度看,中国政府成功应对疫情,整体供应链展现了应对黑天鹅事件的足够弹性和恢复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全球客户对中国制造的信心,这是外贸出口的长期利好。

 

来源1: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谈2019年全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2020年1月15日)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ae/sjjd/202001/20200102930414.shtml

 

来源2:商务部召开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网上政策吹风会(2020年2月21日)

http://www.gov.cn/xinwen/2020-02/21/content_5481857.htm

 

来源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发布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介绍医疗物资保障和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等情况(2020年2月26日)

http://www.miit.gov.cn/n1146290/n1146402/c7693485/content.html


关键字:增幅150%!“XTransfer指数”显示中国外贸强力复苏在即!

【免责声明:商业资讯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业资讯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与商业资讯联系,我们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推荐阅读